購物車

這8雙讓人一秒落淚的Nike Air Max球鞋,你有幾雙?

在看這篇文章前,你會發現近年來球鞋不斷推陳出新,人們喜好變了又變、改了又改,迫使運動鞋外型要不斷演變,雖然「演變」看似簡單,但背後結合許多複雜的過程,為的就是希望可以透過每一次進化,成就出更多經典的球鞋!其中今天要介紹的主角「Nike Air Max」便是如此,想知道為什麼老潮人都為它瘋狂嗎?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!

關於Air Max

Air Max 90即將迎來30周年,藉此機會讓筆者點列8雙經典代表鞋款,幫大家好好科普關於Air Max的成長史。將時光回溯到1977年,一位名叫法蘭克魯迪(Frank Rudy)的太空研究學家到Nike展示他的想法,他認為運動鞋底可以注入空氣,獲得腳掌壓力的緩衝,只不過在30年前製鞋技術並不純熟,對於那時候的人們來說,這個想法根本是天馬行空、瘋狂至極。

經過一番激烈討論,Nike最終還是選擇接受「鞋中加入氣墊」的大膽想法,甚至相當重視這個創新的科技,並進行一連串研發與測試,即便途中歷經挫折,最終在1982年Nike Air的避震技術成功將空氣裝入運動鞋(就是Air Force 1),如今一雙又一雙的氣墊球鞋廣受大眾好評。

為了讓大家更認識Air Max系列,Nike團隊也找來許多NBA大咖合作,像是「籃球之神」Michael Jordan、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Scottie Pippen和CharlesBarkley等傳奇球星,廣搜大家場上的意見與反饋,加速氣墊科技在「專業運動」的發展,於1987年為Air Max專屬系列正式拉開序幕,至今仍深受鞋迷喜愛。本番筆者除了介紹幾款深受潮人、運動員們喜愛的Nike Air Max系列球鞋外,你入手了哪幾雙呢?

Nike Air Max 1 (1987 年)

沒錯!第一雙就是它,於1987年正式發售的Air Max 1靈感來自Nike執行長Mark Parker的發想,以及Nike首席設計師Tinker Hatfield融合建築線條的想法。若要說哪雙是氣墊鞋的先驅,絕對非Air Max 1莫屬,即便到現在仍受到潮流指標青睞,不論是配色、款式、聯名皆多不勝數。

Nike Air Max 90 (1990 年)

Nike Air Max 1發行後兩年,Nike順勢推出了大家所熟知的Air Max Light(Air Max II),後兩年又經過多次改良與修正,Nike再次推出全新的Nike Air Max系列第三雙代表作-Nike Air Max 90(Air Max III)。今年正好迎來30周年裡程碑的Air Max 90,於1990年發售後引發一波搶鞋風潮,半開放的後跟更造就傳奇延續至今,而百搭、功能、外型亦受到不少年輕人推崇:除此之外,相信這雙鞋應該在很多人的學生時期都佔有一席之地。

Nike Air Max 95(1995 年)

時間過得很快,雖然期間也有像Air Max 93、Air Max 94陸續登場,但是Air Max 95的歷史地位可是不容小覷。因為深受日本潮流族喜愛而迅速暴紅,像是一線男星鬼冢英吉跟木村拓哉等人都曾著用,甚至有不少鞋迷覺得Air Max 95是「Air Max家族」正式進軍亞洲的先鋒。

Nike Air Max 97 (1997 年)

然後就跳到全掌氣墊的時代了。Air Max 97讓氣墊進入下一個階段,外號「銀色子彈」的設計靈感來自日本高速列車,取消部分區域的發泡材質,把Air Max 180可見式氣墊的製作技術注入,從鞋頭延伸到後跟的線條設計非常受歡迎,即便復刻也是一鞋難求,特別是這雙銀色子彈。

Nike Air Max 360(2006 年)

雖然Air Max家族進入2000年有釋出不少爆款鞋,不過昔日在「氣壓配置」的技術還不算成熟,因此很多人遇過踩到異物導致球鞋損壞的情形;於是隨著技術愈發成熟,Air Max 360這雙經典便在2006年正式問世,這應該也是這15年中最接近「踩在空氣」腳感的運動鞋,全腳擁有可環繞360度觀看的透明氣墊,舒適度與帥氣外觀兼具!

Nike VaporMax(2017 年)

Nike實踐真正踩在空氣上的瘋狂想法,透過韓國潮人指標G-Dragon的加持,在潮鞋圈受到熱烈地討論,而近幾年推出的Nike VaporMax亦讓氣墊再創高峰。回溯以前的氣墊都要保護在橡膠之下,才不容易磨損消耗,但VaporMax的分割氣墊相當強韌,可以直接作為外底與地面接觸,因此大幅將重量降到最輕,波浪的環狀結構各自獨立,甚至後來還有運用在詹皇的實戰球鞋中。

Nike Air Max 270(2018 年)

兩年前Air Max Day的重要鞋款就是它,名字「270」跟年分無關,直接取自後跟的透明氣墊,因為「可見角度」來到U型的270度,加上3.2公分的氣墊不只腳感出色,還可以偷偷讓人增高,讓身型比例更優化。只不過Air Max 270不能從事跑步、健身、籃球等專業運動,比較主推運動生活(Sportswear)的穿搭能力。

Nike Air Max 720(2018 年)

沒想到同年氣墊又有突破,這雙鞋身肥厚的Air Max 720氣墊厚度升到最高,3.8公分的氣墊比270厚了0.6公分,而且360度的環狀氣墊結構穩定又結實,可見「氣壓配置」的技術大躍進,受到潮流人熱愛,像是陳冠希、周董、搖擺球星Kyle Kuzma等人都愛穿。

以上介紹8款Air Max鞋款,看完是不是對Air Max家族有更多認識啦!歷經30年時光,Air Max鞋型不斷成長,之後又會怎麼發展呢?我們好好期待一下吧!

— End —

發佈留言
全台满额免運

全場滿1599免運

3-5天極速到貨

3-5天極速到貨:宅配、超取

正品品質

專櫃正品

七天鑒賞期

七天無條件退換貨

© 2022, built with love by Air-Max-TW.com
線上LINE客服